Special topic 热点专题

聚焦 | “年底还不开业,没有一家影院能活到明年”

在坚持了两个多月后,第一批影院已经倒闭了。


4月17日,受营运成本和新冠疫情的双重影响,橙天嘉禾银河影城天津万象店正式闭店,一时舆论哗然。


橙天嘉禾的影城多开在一二线城市,定位为中高档影院,天津这家影院在疫情前票房表现还算不错,年票房收入最高能到2200万。


一线城市的大影院尚且如此,遑论三四线城市甚至县城的小影院。此前有数据统计,今年已有5328家影视类公司注销,是2019年全年注销或吊销数量的1.78倍,以中小型公司为主。


很多不明就里的网友在看到影院暂停复工的新闻,都认为这没什么,“大不了不看电影了。”


甚至有微博大V对电影行业从业者的呼吁冷嘲热讽:“以前赚的几十亿几百亿,难不成都去买别墅,泡明星,买私家飞机去了吗?现在哪个行业不比你这个不是刚需的行业难?”


很多时候,大家只看得到行业有多繁荣,而在金字塔的底端,还有数百万从业者苦苦挣扎。


淘票票员工加入盒马共享

发行人员兼职做微商

放映员:现在房贷都得靠老父亲


影院倒闭,受影响最直接的是检票员、放映员、清洁工、驻地发行这些底层的一线从业者。


在重庆某县级市做放映员的老李平时的工资是3200元,节假日还有三薪,去年春节那个月他拿到了5000多工资。


疫情爆发后,他的老板坚持没有裁员,但手里的钱也只能给他们发1200元的基本工资。


老李的老婆在疫情爆发之初,就被儿童乐园裁员了,二人还有一个7岁的女儿要养和每月1800元的房贷要还。


本来今年有打算给女儿报一个像样的特长班,如今家里两个顶梁柱都倒下了,不但特长班打了水漂,“现在房贷都得靠老父亲”。


随着影院复工渺茫,老李也开始另寻出路。


他以前在云南做过电工,于是开始在网上看电工、修理工一类的招聘,但工资太低,只有两千多。而且他做放映员太久,以前做电工的技能已经生疏,“得重学。”


如果影院倒闭了怎么办呢?不知道。


“走一步,算一步,还是希望电影院别倒闭。”


据老李的老板张女士介绍,很多一线员工都在兼职做微商,还有淘票票公司的员工去了同属阿里旗下的盒马鲜生做共享员工。


影院无法营业,很多人手停口停,他们都在想办法自救。


电影发行人员冷特是在今年3月被裁掉的,他在一家专门做电影发行的公司工作,该公司拥有业内TOP5的驻地发行人数,冷特的驻地是中国第一大票仓——广东。


因为疫情,他们公司的广东分部直接裁掉了一半一线员工,剩下的一半发最低工资的70%,只有1540元。


和很多人一样,被裁员后,冷特开始转战微商,他们会在微博和朋友圈卖卖货,通过发优惠券赚提成。


据他观察,“我朋友圈估计三四十个都在发,而且越来越多了。”其中不乏影城经理和发行人员。


如果说他们做微商有什么独特优势,大概是能在卖货文案里加入电影元素吧。


不过他们的销量并不可观,冷特发过一条卖蛋黄酥的微博,结果只有十来个人下单,“这些券只是随手发而已,不能靠它来吃饭。”


为了有更多出路,冷特认识的同行里,还有人在同时兼职外卖、快递、滴滴司机三个职业。


但共享员工数量有限,而且很考验人的体力,还会占据大量时间,基本只适合单身又年轻的男青年。


第一批做共享员工的放映员熊辰浩曾在媒体采访中表示,不少跟他同期进来的共享员工因为身体吃不消,很快就干不下去了。


他们每天早上7点上班,下班时间并不一定,取决于当天订单情况再作通知。


“工作以来,熊辰浩的最高纪录是,盒马会员日那天,他连轴转了15个小时,当天拣了1000多件商品,处理了250多个订单。”


发行和影院都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在电影产业中拥有比重最高的从业人员,共享员工只能覆盖一小部分人群,微商和卖品的收入又杯水车薪。


疫情对电影的影响是全行业性的,必须要有更强势的力量介入进来才能缓解困难。


小影院怕违约不敢注销

连锁影院靠专资度日

影院老板:没有一家影院能活到明年


张女士经营的影院有五个厅,当地县城人口一百万左右,共有四家影院,她的影院规模不大不小。上个月其中一家已经倒闭,张女士说,“我们也撑不过下个月了。”


相比通过注销来及时止损的那些公司,更惨的是张女士这样的想注销又不敢或不能注销的小影院。


她是在2015年开的影院,和所在商场签了15年合同,物业费每年12万,前五年的租金每年87万,每过五年涨5万,租金半年交一次。


张女士的影院最好的时候年票房收入能有400万,但随着影视寒冬到来,除去各方分成和营业成本后,2019年她几乎没赚到钱。


今年一月,张女士刚刚交完上半年房租,并为即将到来的春节档囤了12万的卖品。


疫情爆发后,从1月22日闭店至今,张女士经营的影院几乎无任何收入,总计损失了100多万,不但把前几年营业的收入全都赔了进去,现在还要自掏腰包补贴。


但她不敢注销。“我们跟房东的租金约定没有到期,如果我倒闭了人家还得告我们,我们说不定还得付一部分违约金,这是最头疼的问题。而且你跟员工签了劳务合同,要是破产了怎么办?这些都是问题。”


租金、物业等开支外,张女士透露,这些小影院还面临另一个资金上的问题:银行贷款还不上。


张女士所在的县城,开一个影厅前期投入资金大概要100万,最小的影院有3个厅,至少要300万。“以中国的国民收入,一下子拿这么多现金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基本上都贷款。”


现在很多小影院贷款还没还完,又付不起租金和物业,现金流就此切断。


一场疫情下来,不知道有多少这样的影院老板面临破产危机。“我们这种没欠多少钱的都活不下来,别说他们了。”


他们影院虽然在一开始就选择低价售卖卖品,降低损失,但发现无济于事,一个月下来只卖了十几袋爆米花。“影院的这些东西它一定要跟电影配套起来才有滋有味,谁会没事买个爆米花在家吃?”


相比之下,大城市影院的生存情况稍微好一点,他们是政策扶持的第一批对象,尤其是票仓地区。


日前,国家电影局官方发布消息称,为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国家电影局协调财政部、发改委、税务总局等部门,研究推出免征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以及其他财税优惠政策。


同时,加大对重点影片的创作和宣发支持力度,指导各地出台帮扶电影企业纾困发展的政策措施。


一个好消息是,目前票仓地区如广东和江浙等省份已经第一时间返还了专资。广东某影院管理公司的营训经理向Ifeng电影透露 “像大地影院的话,他们2月份在广东区域已经返了100多万。”


山东某影院的刘经理也说,他们已经收到了返还的专资,还得到了一些补助。“前两个月就是靠着这个支撑下来的。”


刘经理说,现在还不是最惨的时候,“影院关门半年估计大家都受不了。”哪怕是万达这样的大公司,到年底再不营业,“肯定都得宣布破产。”


张女士作为影院管理者同样深谙其中的经营之道,“一个电影院你投资进去至少要三年才能回本,这都算是生意很好的影院了,我估计可能下个月能倒闭三分之一。基本上横店、万达可能能撑到年底,但是如果说明年开,那绝无可能,一家都活不下去。”


降薪、裁员、欠租,大公司或可撑下来

影院投资方:需政策和多方力量推动渡过难关


第一批受影院倒闭潮影响的,多是张女士所在的三线以下地区的小影院,因为他们受租金影响最大,而连锁影院和品牌院线因为业务线繁杂、交租方式不同,受租金影响较小,并第一时间通过降薪和裁员的方式自保,目前还没有出现危机。


向上所在的影院管理公司在全国各地拥有13家影院,疫情爆发后,很多一线员工或是被裁员或是自主离职,已经流失了一批。


他们这些管理层的人只拿基本工资,和平时的收入相比,“大概有40%的一个变动。”


某影院投资公司的从业者告诉Ifeng电影,影院行业所有门店都在发最低工资,“各个公司裁员的情况也不一样,大部分都在裁员。”


对这些品牌影院来说,他们因为拥有的影院数量较多,可以和商场谈判降低租金或延迟交租,而人工成本是必须按时支付的,所以他们受人工影响比租金更大。“比如说你现在的房租亏损是一个月几十万,但是这个钱还没有付出去,大家都在拖着。”


像万达这样拥有自己地产的企业,减租和延迟交租会更容易达到。而向上的公司更聪明,在一开始和物业签约的时候,他们就没有选择缴纳固定租金,而是让物业直接分成票房当交租。


“售票软件是国家在监督管理的,每一张票都会入系统,物业方都可以查到数据。我们很多电影院都是用电影票分成的方式做租金的,现在就没有太大压力。”


言外之意,没有票房收入,自然就不存在分成和租金了。


那位影投业内人士认为,小的影管公司和私人影院很难挺过五月,而像万达这样的大公司,他的观点和刘经理与张女士相反,认为他们无论如何都会在疫情中坚持下去。


“这些大公司普遍都有集团公司的支撑,而且因为他们的品牌价值包括一些实体资产,有放映设备,这些都是可以作为融资贷款的一些砝码,他们一定是有这些方法的。”


他认为,无论是战略上还是市场这一轮的洗牌上来看,“这些大公司一定是要撑下来的,撑下来就会有更大的机遇。”


危机同时也意味着转机,现在注销和倒闭的影视公司便是行业洗牌的结果,他觉得,这反而“更有利于那些有品牌的,有更强实力的院线生存下来。”


当然,若是时间战线拉得足够长,大公司也终有坚持不下去的时候。


保利影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刘建峰曾发表观点说,从经营角度来看,目前电影院经营者能主动去做的事情已经相对有限,若想从根本上改变影院的经营挑战,则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及多方力量共同推动行业渡过当下的难关。


而对于很多电影人提出的返还专资、降低租金、提前发放优惠券等形式,有业内人士认为这只是杯水车薪。“得起码是有能维持影院两到三个月费用的这样的一个规模资金的补贴才行。”


大家普遍认为,现在行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营业时间的不确定性,这让那些正在坚持的小影院看不到希望,也让大的品牌院线在经营战略的实施上难以立下决断。


影院如果想恢复元气是很容易的,少则一两个月,多则三四个月,因为经过多年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培养,看电影已经越来成为国民生活的刚需。


张女士身处的小城市圈层已经成为中国电影票房的增长主力,她对此深有体会,也比其他人更有信心。


“只要给复工,哪怕复映一些老片,我们也能保持在刚刚持平的状态,一个多月内只要有重量级新片来救市,完全就起死回生了,这是非常容易的事情,比如说定档一个《唐探3》那瞬间都恢复了。”


现在万事俱备,只待东风。大家焦虑的关键,也正在于此,没有人知道东风何时能来,正如这场席卷全球的疫情一样,暂时没有特效药,也没有疫苗,处处都显示着不可控。


文章来源:Ifeng电影

作者:南风


Home